欢迎访问天津地方网  今天是 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娱乐

11年了,是枝裕和依然“封神”!


本文作者是小万家族的@keva 电影折射时代

11年前,《如父如子》帮助是枝裕和拿到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。11年后,他带着这部片子第二次来到中国,继《小偷家族》后再次与中国观众见面。

北京首映礼现场,他连线了主演福山雅治,福山雅治表示,期待优秀的作品能够跨越时代,继续流传下去。


十多年过去了,当我们再看《如父如子》,真能发现它跨越时代的价值吗?

公开数据显示,‌2013年日本新生婴儿仅103.1万‌,这是自1899年有记录以来出生人数最少的一年‌。换句话来说,很少人愿意当父母。也正是这一年,《如父如子》面世。当时“虽然有了孩子,但还没有真正做父亲的感觉,所以一直非常困惑,不知道该怎么办,这是我创作这部电影的缘起”。英文片名《Like Father,Like Son》,是枝裕和说,这部电影想呈现一个父亲的成长。

若从对照的视角去探讨,小家庭映射出大世界,电影可以解读的内涵远远不止于此。


影片围绕“初生婴儿在医院被抱错”的故事展开。一个富裕家庭与一个贫穷家庭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对方调换了。富爸爸和穷爸爸的鲜明对照,象征着阶级之间的差异。庆多和琉晴就像是两种不同教育方式下打磨出来的“产品”。

在富裕的家庭里,庆多被“规矩地圈养”着。他住在酒店般豪华的家里,衣着打扮光鲜,父母将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他身上。但学钢琴、学英语、要跟父母问好,这是他需要遵守的规矩。

在贫穷的家庭里,琉晴被“自由地放养”着。父亲的经济能力拮据到连买一个快餐都需要开发票给“过错方”医院报销,作为哥哥的他需要肩负起照顾弟弟妹妹责任。但放风筝、肆意奔跑,这是他可以自由获得的快乐。


两个孩子都在健康成长。一个代表精英主义,一个代表普通子弟。如果命运没有开出玩笑,他们注定走向不同的方向。

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,人生的分水岭是羊水。与其依靠后天努力逆袭,不如仰仗祖辈福荫“躺平”。因此很多观众都为庆多的“阶级滑落”打抱不平。这种担忧也可以从野野宫良多的行为中得到印证。

当两个家庭的孩子尝试交换时,野野宫良多曾试图将琉晴培养成第二个庆多。他要求琉晴认真学习,好好拿筷子,向他问候晚安。从经济条件来说,他确实有能力培养第二个“王子”。比如,当孩子玩具坏了找他修理,他会说不如买新的。


他从来不会在物质方面亏待孩子,只是在行为方面,又一直以高位者的姿态去要求孩子。庆多的钢琴演奏表现不如他人,他会生气地质疑孩子为何不能更加努力。

由始至终,他都想培养出下一个社会精英。这正是典型的中产家庭写照,希望孩子精通琴棋书画,为更高的成就而奋斗。因为培养了庆多六年,倾注了无数感情,他也提出过自己都曾觉得不可思议的想法——不如把两个孩子都接回家抚养。

那一刻,毋庸置疑,他想用金钱压过人情。


庆多回到斋木雄大家时,起初也是格格不入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饺子,曾经的“规矩教育”让他保持局促,他没有动筷子。直到家人提醒他不吃就没有了,他才尝了第一口。

在压力的环境下成长,庆多的性子是比琉晴安静得多。斋木雄大慢慢用爱将他融化,在浴缸里跟他玩游戏,给他修理心爱的玩具。陪伴是斋木能给孩子的所有。就像是枝裕和在《小偷家族》通过“困窘父亲”柴田所诠释的,“我还能给他什么呢”?


阶级之间有明显的分界,两个家庭并排拍照,庆多一家站得笔直,琉晴一家肆意打闹,没有高低与好坏之分,但这是两种生活方式的折射。一个严肃,一个贴地。就像照片中间那条无形的缝隙,泾渭分明,两侧是不同的世界。

两个家庭由于财富条件、育儿理念、生活习惯等差异培养出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孩子。无论观众怎么看,好像都是原来的孩子更适合各 自的家庭生活,但如果只用阶级对照去审视《如父如子》,亦不足矣。


故事更深层次的对照,是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。

两个孩子在出生时被抱错,看似是医院疏忽,实际是人为悲剧,罪恶根源是仇富的护士。当她的人生遭遇挫折,但看到别人过得优越时,不由得产生了报复心理。站在法庭上,她飘飘然地诉说真相,有过悔恨,却不需承担责任。

坏人就一定受到惩罚吗?“她可能知道过了追诉期才会出来承认吧。”两对父母坐在餐厅交流护士是否需要坐牢,发现已经过了追诉期,显得无奈又无助。良多曾经跑去质疑护士,问她知不知道两个家庭的生活因为她而被彻底打乱,护士承认,但结果无法改变。

是枝裕和没有对护士的作恶心理进行太多勾勒,但全片都在点破,人性的恶会给“受害者”带来多少“麻烦”。


电影更多篇幅花在刻画人性本善。两个有爱的家庭,教出了两个有爱的孩子。

庆多听话,乖巧,会偷偷拍下生活中的父亲。对于陌生的“叔叔”,会因为他帮自己修理了玩具,不忘送他一朵小红花。

琉晴原本是个不敢自己上洗手间的孩子,有了弟弟妹妹之后,主动承担起哥哥的责任。来到物质条件更好的家,也没有贪图享受,反而日夜想念“原来的家人”,甚至偷偷穿过地铁闸口,排除万难回到“老家”。

斋木家也没有因为经济条件欠佳而亏待任何一个孩子。相反,当琉晴回到家里时,他们也提出了“不如两个孩子一起养”的想法。


正因为两个孩子都足够优秀,两个家庭都足够温暖,而不是一好一坏,在这样的基础上,是枝裕和才有探讨“血缘和陪伴谁更重要”的可能。

观众感动、落泪,很大程度是对两个家庭传递出来的美好情感都难以割舍 。

《如父如子》本是一个悲情故事,是枝裕和却拍出了细腻的美感。开放式结局处理得绝妙。

良多驾车将琉晴带回斋木的电器店,推开门,庆多正坐在斋木腿上,代表他已经逐渐接受这位新的父亲。见到“老父亲”到来,甚至不愿面对,迅速跑开。良多一路跟随,泪水盈眶,在懊悔中道歉。敞开心扉的俩人最终在小径和斜坡的交汇处拥抱、和解、释怀。

如同两条交叉的路总有相汇之处,彼此关心的父子也终会互相理解。两个家庭回到电器店门前齐聚,镜头在此刻定格。那一瞬间,两个孩子是否交换回来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。全片情感已经满溢,深层内核得以升华。


前段时间的北京首映礼上,主持人做了一个调查,问大家如何理解这个开放式结局。第一种选择是不换回孩子,让他们在原来的家庭里继续生活。第二种选择是换回孩子,让他们回到真正的父母身边。

全场数百位观众不约而同地举手赞同前者,只有一个观众默默举手认为,孩子应该换回来。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画面。

要不是电影的情感升华到一定浓度,观众怎么会“上头”到做出第一种选择。

《如父如子》面世至今已经11年。社会新闻迄今仍会报道在医院抱错孩子的事件。现实中,无数悲剧还在上演。绝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让孩子回到亲生父母身边。分别的残酷,心灵的创伤,未知的亲子关系走向,他们无处言说。

关于悲情的部分,是枝裕和拍得颇为节制。他选择了歌颂美好,歌颂温暖,他选择告诉观众,人间自有真情在。


回到开头我们提出的问题,11年后再看《如父如子》,能发现它跨越时代的价值吗?

是的,很显然,优秀的作品跨越时代,真挚的情感永远动人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天津地方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